发布时间:2020/8/26 16:58:23 来源:应急管理局 录入:Gov156 【字体: 大 中 小】
常怀“三心” 做新时期合格应急干部
——在第七期支部主题党日活动讲课稿
授课人 宋超
今天的讲课,我想以一种谈心的形式,与大家聊聊天。2020年6月,我有幸来到应急这个大家庭,与大家在同一个战斗堡垒里共事,与大家相处了20多天的时间。在这段时间里,我一直有深切的感受和体会:我们应急干部职工的素质是高的,是经得起考验的。尤其在今年疫情出现后,大家面对持续繁重的工作,不畏惧,没退缩,使应急各项工作有条不紊扎实推进,我们的班子建设、队伍建设、廉政建设也在磨合中不断成长,这都和大家的共同付出分不开。我看在眼里,感激在心里。在肯定大家付出努力的同时,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的某些方面依旧存在一些不足。下面我将结合日常工作实际,具体来谈谈这些不足,可能会把问题谈多些、说重些,请全体党员干部正确对待,深刻反省,有则改之无则加勉。
一、正视不足,直面当前应急队伍中存在的问题
(一)患得患失不敢为。在工作中,少数人缺失责任意识,怕出事、怕担当,保持着“只要不出事,宁可不干事,四平八稳混日子”的想法,存在着“说到工作就想起责任,提起责任,就想到追究”的谈虎色变现象,遇到困难绕道走,谈到责任就推诿,以致工作难以推动,状态死水一潭,工作没有半点活力。
(二)能力不足不能为。有些干部职工以自己年龄大为由,甘于中庸,进取思想不够。对于新知识、新事物、新概念不学习、不钻研,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,老办法不管用,新办法又不会用,以致面临向题拿不出办法,遇到问题只能绕着走,甚至躲着走,能推就推,能拖就拖,得过且过,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。有的同志电脑操作不当、文字功夫差,不想着下功夫学,沉下心练,把不会做事当成不作为的挡箭牌,成天抱着挡箭牌浑浑度日。
(三)吃苦不够不愿为。一些党员干部缺乏“吃尽苦中苦,方为人上人”的精神,经不住寂寞、吃不了甘苦,一旦遇到波折困难,就失去了锐气,心理比较“脆弱”、韧动不足,喜欢听表扬,习惯于顺境,工作中遇到批评、责备就萎不振、丧失信心。有的同志加个班就叫苦连天,缺乏党员干部“打不倒、累不垮”的气概。
出于从严的要求,前面指出了许多现象和问题。我把它归纳总结、逐条逐项摆出来,不是说我们的干部职工就都存在这么多的问题,但也不能说我们的干部职工就完全没有这些问题。希望大家也能对照问题,审视自身,照镜子,正衣冠,立行立改。
二、即知即改,做新时期合格应急干部。
在今后的工作中,我们要常怀“三心”,做经得起考验的新时期应急干部。
(一)常怀责任之心。十八大以来,中央加大从严治党形势背景下,对违法违纪事件加大惩处曝光力度,我们可以从纪委常态化的违纪案件通报可以感知到,特别是应急(安监)系统人员违纪违法处理人员涉及的典型案件,为我们日后的工作敲响了警钟,我们对待这类事件的正确态度应该是引以为戒,对法纪制度时刻保持敬畏,鉴前毖后,而不是因为出了事而形成一种怕事、躲事、不干事就不出事的思维。当我们踏上岗位的那一刻起,责任就抗在了我们的肩头,履职尽责是我们在单位赖以生存的安身立命之本,强烈的责任心是职业操守和自我完善的需要。恪尽职守、认真负责是我们应该履行的义务,这不仅是为党和人民负责,更是为自己负责。
(二)常怀进取之心。想做事的人总有办法,不想做事的人总有理由。我认为,无论在人生的任何年龄阶段,都要把不断学习进取作为第一需要,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,要有一种“本领恐慌”意识,时刻对自己在业务、常识、眼界、能力等方面的不适应保持警醒,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,用创造性的思维开展工作,变被动做事为主动做事,在工作中总结提炼,发现规律,提高工作效率,时刻做到在岗在位在状态,把我们的单位打造成一个心态年轻化、有活力、敢干、敢想、敢创新的集体。
(三)常怀平常之心。在一个干部成长的历程中,困难挫折、名利得失、进退留转是不可回避的现实,要积极面对困难挫折,正确对待名利得失,坦然看待进退留转,做到“胜不骄,败不馁”、“得意不忘形,失意不泄气”。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,将其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,沉下心来,干好领导交办的每一件事、干好同事需要配合协调的每一件事。再平凡的岗位也是干事的舞台,再小的地方也能有大作为。
责任心是安身立命的“基石”,进取心是干事创业的“发动机”,平常心是领导干部修身养性的“镇定剂“,保持责任心、进取心、平常心是做人、做事的基本要求。有一篇文章写得好,题目是《离开了单位,你什么也不是》一文,文章中提到:“单位离开谁都能运转,但你要努力证明,你在单位很重要”。建议大家认真地读一读。离开了工作岗位,就失去了自我实现的价值。我们要以更高昂的斗志和更强烈的责任感迎接新的工作,以更积极、更紧凑的工作态度,打造一支“讲奉献、有作为、敢担当”的新时期应急队伍。